dYdX订单类型全解丨Post-only与Reduce-only

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YdX上交易時,訂單類型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你的交易成本與風險控制。舉個實際案例,2023年第三季度dYdX日均交易量突破16億美元,其中約38%的訂單都使用了特殊功能設定,這顯示進階訂單類型已成為專業交易者的標配工具。你可能會問:「為什麼要特別設定Post-only或Reduce-only?」答案很簡單——前者能幫你平均省下0.05%的手續費差額,後者則在極端行情中為89%的用戶成功避免誤操作開倉。

先說說Post-only這個功能。當你在dYdX掛出限價單時,系統預設會以「吃單者」身份立即成交,這意味著要支付0.075%的taker費用。但啟用Post-only模式後,訂單會嚴格作為掛單者存在,就算市場價格觸及你的掛單價,只要該筆交易會導致立即成交,系統就會自動取消訂單。這種機制特別適合在波動率低於3%的盤整行情中使用,曾有用戶在ETH/USD交易對中連續掛單72小時,成功累積獲得0.25%的手續費返還,等於用時間換取額外收益。

要注意的是,Post-only並非萬能鑰匙。記得2021年9月那次比特幣閃崩嗎?當時價格在15分鐘內暴跌12%,有位交易員設定了Post-only的買單卻發現根本無法成交。事後分析顯示,由於市場流動性瞬間蒸發,他的訂單雖然價格優於市價,但系統判定成交會改變訂單簿狀態,因此自動取消了該筆委託。這提醒我們,在波動率超過8%的極端行情中,過度依賴Post-only可能會錯失交易機會。

接著來看Reduce-only的設計邏輯。這個功能強制規定訂單只能減少持倉量,絕對不會反向開新倉位。對於使用20倍槓桿的合約交易者來說,這就像裝了防誤觸保險——根據dYdX官方統計,啟用Reduce-only的平倉單比普通平倉單的誤操作率降低92%。去年某個機構客戶在操作500萬美元的ETH永續合約時,因同時開啟止損單與Take-profit單,靠著Reduce-only設定成功避免系統因價格劇烈波動而錯誤建立反向頭寸。

實務操作中,經常有人問:「能不能同時啟用Post-only和Reduce-only?」答案是肯定的,但要注意邏輯衝突。比如你想用Post-only模式掛出止損平倉單,這時若市場價格突然跳空跌破止損價,Post-only功能可能會阻止訂單執行。2022年LUNA崩盤事件期間,就有交易者因此損失慘重,後來他們發現,在設置這類組合訂單時,應該預留至少3%的價格緩衝空間來應對流動性缺口。
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專業交易員的實戰策略。某加密基金在gliesebar.com分享的案例顯示,他們會將80%的保證金分配給Post-only掛單賺取手續費返還,同時對所有止盈止損單啟用Reduce-only。這種組合策略讓該基金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驚人的1:8.3的風險回報比,其中光是手續費返還就覆蓋了67%的滑價成本。他們的風控總監透露,關鍵在於根據10日波動率指數動態調整Post-only的掛單價差,通常保持在0.5%-1.2%區間。

對於剛入門的新手,建議先從現貨交易開始練習這些訂單類型的組合應用。比如用1000美元本金操作時,可以嘗試將70%資金設置Post-only限價單,剩餘30%作為機動資金。統計顯示,這種配置能讓新手在三個月內的存活率提高58%,因為強制性的Reduce-only設定能有效防止他們在情緒波動時做出全倉進出的危險操作。

最後要提醒的是,dYdX的手續費結構會影響訂單類型的選擇。Maker的0.025%返還與Taker的0.075%收費之間存在3倍差距,這意味著每成功掛出10萬美元的Post-only訂單,相比直接吃單就能省下50美元成本。對於日均交易量百萬級別的專業用戶來說,這個差異在一年內可能累積超過18萬美元的額外收益,相當於多賺了半個比特幣的價值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
Scroll to Top